
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一个大学生去当了保姆,不稀奇,但是《一个北大毕业生决定去当保姆》,短短一天就能成为百万爆款;
一个大学生吐槽自己一无所有,没人会大惊小怪,可一旦有人发帖说《我上了985、211,才发现自己一无所有》,全网立刻就嗨了起来。
当下大学生所引发的问题或话题多如牛毛,但能在网上爆火的却只有一种:985或211的大学生。站在中国大学圈金字塔顶端的他们的背影中,却还有余下2800多所双非的一本、二本、专科等院校的大学生。
作为在社会残酷竞争沉默的大多数,他们后台的生活怎么样了?
每一个踏入大学校门的新生,都会发自内心地对自己说一句,“未来可期”。但对于不同学校的毕业生而言,他们的未来和他们的期待,又各有不同。
大部分双一流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国内外升学率都能达到40-50%以上,但在一众二本学生当中,这个比例普遍不超过20%。
一项针对北京某重点高校的社会调研显示,相比学业表现,家庭背景对大学生毕业意向的影响更具主导作用。
选择继续进修的学生,往往父母都具有较高的知识素养,家庭经济条件也无需太多顾虑;相反,毅然决然选择工作的学生,则往往是出于经济独立和反哺家庭的迫切需要。
很多平平无奇的二本学校,本科生的直接就业率都能超过80%,比清北都高出了近60个百分点。
但是,对于来自普通家庭、就读普通学校的普通二本学生而言,这薄薄的一纸文凭却不能带给他们太多期待。打开热门企业的校园宣讲会行程,你根本看不到一所非重点大学的名字。
为了能杀出870多万毕业大军的层层突围,这些二本学生连喊价都不敢喊得太高。“双一流”高校毕业生的期望薪资平均在8000-10000以上,相比之下,非双一流高校的应届生只敢要5562元,算是他们的一半。然而,这样的薪资愿望,也仅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才有机会实现。
尽管二本大学的毕业生工作心切且要较低,但他们的待业率却是双一流高校毕业生的三倍以上。高待业率再与庞大的学生基数两相叠加,新闻里那些“本科学历街头摆摊”的报道也不足为怪。
何况,即使找到了工作,二本毕业生在工作满意度、专业相关度和职业稳定性等方面也都能落后于双一流大学毕业生一大截。
所以,当985的大学生抱怨在互联网大厂加班996时,别忘了,还有很多二本、三本的学生,正在中小企业忍受着职场上的勾心斗角,和同事间的尔虞我诈。
考研或许是这些二本学生再一次改变命运的契机,但却鲜少有二本生走通了这条路。除非像曲阜师范大学那样的“考研神校”,非师范类毕业生升学率稳定保持在20%以上,甚至还能有超过四成的人考入“双一流”名校。
其他选择考研的二本生,大多只能在本校升学,或者流向另一个普通本科院校。
对于高考成绩没能够上重点线的学生,我们还是更建议你选择一个发达城市的学校。这样,无论是教育经费还是就业空间,都要比三四线小城的同等级高校更胜一筹。
而且,像成都、杭州、西安、南京等等新一线城市也面向大学生开出了各种各样的人才引进政策。只要是全日制大学本科学历,不管是不是重点,都可以申请落户。
毕竟,能考上大学,你就已经打败了70%的同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