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对于程序员的「专业出身」,网上一直存在两种论调。一种认为是否为计算机相关专业对于程序员的影响不大,毕竟编码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工作,用的技术与语言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积累,学校里学的都是偏理论性的知识,对于实际工作意义不大。
另一种认为科班程序员和非科班程序员即使看似code水平差不多,在初级阶段也看不出太大差距。但是一旦进阶到中高级,差距就日渐显现。非科班的程序员缺乏底层知识和原理,根基不稳导致他们很难到达程序员行业的金字塔尖。
不过,并不是科班程序员一定比非科班的程序员吃香。但是相比那些扎实学了四年专业基础的科班程序员,非科班的程序员想要追赶上他们,必须要付出双倍的努力。这才是大部分非科班程序员所缺乏的。
只有想不到的专业,没有不能转的「门外汉」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催生了「程序员就业热」,许多对计算机感兴趣或本专业不好就业的学生在供需关系的推动下,毫不犹豫地投身「转行大军」。
彦霖出身于一个医学世家,就读重点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他因为向往互联网自由开放的氛围,不顾周围人的反对「脱下白大褂,穿上格子衫」。彦霖说自己是一个不拘小节、自恋且幽默的人,气质更符合互联网而不是医院。
「医院是一个熬资历和工龄的地方,互联网则完全相反,充满了朝气与个性。」彦霖坦言自己从未参加过任何编程相关的培训,一切技能皆是自学。他自认是一个有着超强学习能力,并且能够保持高度学习热情的人。有三年工作经验的彦霖,在将互联网大厂与创业公司都历练一遍后,更加坚定了他扎根互联网的信心。
与彦霖的「兴趣转行」不同,音乐表演毕业的美玲将自己的转行视为「弃暗投明」的权衡之计。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了两年的会计,美玲深感自己的未来一片灰暗。觉察到程序员是一个「前途」和「钱途」都不错的职业,她决然裸辞上了半年的培训班,转行做了前端程序员。因为本专业和计算机相差甚远,美玲在转行之初并不是太顺利,一连换了几家小公司,直到两年后才逐渐稳定下来。